传染源是指(传染源)

导读 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传染源是指,传染源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传染源(reservoir of infecti...

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传染源是指,传染源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传染源(reservoir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2、[1] 病原体就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3、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

4、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

5、传染源人作为传染源人受到病原体侵袭后,可以不形成感染,或引起不显性感染,或引起有轻、重程度不等的临床症状的疾病。

6、发生感染后的结果,可以为:1.病原体被从体内清除掉,不再继续传染别人;传染源2.临床症状虽已消失,但病原体却或短或长持续存在,形成恢复期病原携带者;3.形成不完全的感染后免疫,可再受感染。

7、上述几种情况中,凡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可以成为传染源。

8、[2]病人病人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其某些症状又有利于病原体排出,如呼吸道传染病的咳嗽等,增加了易感者受感染的机会,所以传染病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

9、对于某些传染病,如麻疹、水痘无病原携带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10、[1]1.病程各期及其传染性:病原体侵入人体至被清除,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⑴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12、不同的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不同,有的疾病短至数小时。

13、有的长达数年,但同一种传染病有固定的潜伏期。

14、通常所说的潜伏期是指常见(或平均)潜伏期,如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最短为8天,最长为30天,常见潜伏期为18天。

15、潜伏期的变动可能与进入机体的病原体的数量、毒力、繁殖能力以及机体的抵抗力等因素有关。

16、有些传染病病人在潜伏期末即可排出病原体而具有传染性,如麻疹、水痘等。

17、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应用:①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用于追踪传染源,查找传播途径。

18、②根据潜伏期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

19、一般为平均潜伏期加1~2天,危害严重者按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予以留验和检疫。

20、③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21、④根据潜伏期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22、一项预防措施实施后经过一个潜伏期,如果发病数明显下降,则可认为可能与措施有关。

23、⑤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24、一般潜伏期短的疾病,一旦流行,常呈爆发,且疫势凶猛。

25、潜伏期长的传染病流行持续时间较长。

26、[1] [2]⑵临床症状期(clinical stage):指传染病病人出现疾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期。

27、这一时期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28、由于此阶段病人体内病原体数量多,临床症状又有利于病原体排出和传播,因此病人的传染性在临床症状期最强,虽然不少处于临床症状期的病人住院隔离,也难以杜绝向外传播的可能,故此期病人作为传染源的原因也最大。

29、严格的隔离措施有助于限制病原体的播散。

30、有些疾病,临床症状迁延不愈,形成迁延型或慢性疾病,排菌时间延长,起传染源作用的时间也延长,如慢性或迁延型痢疾。

31、[1] [2]⑶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指病人的临床症状已消失,机体所遭受的损伤处于逐渐恢复的时期。

32、此期病人的免疫力开始出现,体内病原体被清除,一般不再其传染源作用,如水痘、麻疹等。

33、但有些传染病,如痢疾、伤寒、乙型肝炎等,在恢复期仍可排出病原体,某些传染病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时间可能很长,甚至成为终身传染源,如伤寒。

34、[1] [2]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communicable period)。

35、传染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在于它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36、同时,传染期的长短也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如传染期短的疾病,继发病例常成蔟出现,传染期长的疾病,继发病例陆续出现,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