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是什么季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是什么季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4、 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5、“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6、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7、 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8、“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9、“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10、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11、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12、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13、(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14、(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15、(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 。
16、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17、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18、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19、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20、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21、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22、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23、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24、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25、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26、“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27、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28、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29、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30、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
31、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32、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33、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34、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35、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36、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37、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38、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39、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40、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41、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42、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