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蚜名词解释(瓜蚜)
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瓜蚜名词解释,瓜蚜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er)属同翅目蚜科。
2、瓜蚜为世界性害虫,分布范围极广。
3、国内遍及各地。
4、寄主植物多达74科285种。
5、主要为害黄瓜、南瓜、西葫芦、西瓜、豆类、茄子、菠菜、葱和洋葱等蔬菜及棉花、烟草和甜菜等。
6、为害状以成虫和若虫在叶背、嫩茎上吸食作物汁液。
7、瓜苗幼叶和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停止生长,甚至整株萎蔫死亡。
8、老叶被害虽不卷曲,但由于汁液被蚜虫吸食,提前干枯,结瓜期缩短,造成严重减产。
9、此外,它在叶上分泌蜜露常招致病菌寄生,形成煤污斑,影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
10、同时传播病毒病,传毒造成的损失,远大于蚜害本身。
11、形态特征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1.9毫米,夏季多为黄色,春、秋季多为深绿色至蓝黑色。
12、体表有薄蜡粉。
13、触角第三节无感觉圈,第五节有感觉圈1个,第六节膨大部有3~4个。
14、腹管黑色或青色,较短,圆筒形,基部略宽,上有瓦纹。
15、尾片黑色,两侧各具毛3根。
16、有翅胎生雌蚜体长2毫米。
17、头、胸黑色,腹部深绿色(春、秋季)或黄色(夏季)。
18、触角6节,比体短。
19、腹管、尾片同无翅胎生雌蚜。
20、发生特点华北地区年发生10余代。
21、冬季以卵在木槿、扶桑、花椒树的腋芽、分叉处越冬或以成蚜、若蚜在温室、保护地内蔬菜上越冬,也可继续繁殖为害。
22、越冬卵次年春季,当5天平均气温达6℃以上时,开始孵化,在越冬寄主上生活2~3代后,于4月底产生有翅蚜迁飞到露地蔬菜上繁殖为害,直至秋末冬初,气温下降,作物渐变干枯,又产生有翅蚜迁回越冬寄主上,产生雄蚜与雌蚜交配产卵越冬。
23、瓜蚜繁殖力强。
24、春、秋季10多天完成1代,夏季只需4~5天完成1代。
25、每头成蚜可产若蚜60多头,多者可达百余头。
26、无翅蚜繁殖力大,活动性小,有翅蚜繁殖力小,而活动性大,凡远距离的迁移扩散均靠有翅蚜。
27、在寄主衰老、营养条件差的情况下,有翅蚜大量产生,转移寄主,迅速扩散。
28、北方地区以6~7月,虫口密度最大,为严重为害期。
29、7月中旬以后,雨季来临,湿度大,气温高,加上降雨有机械冲刷作用,不利于蚜虫生长繁殖,因而为害减轻。
30、一般说来,窝风地比通风地为害重。
31、瓜蚜生长繁殖最适宜温度为16~22℃,相对湿度在75%以下。
32、若温度超过25℃,相对湿度在75%以上,则不利于蚜虫繁殖。
33、防治方法参照桃蚜。
34、但辟蚜雾对瓜蚜效果很差,不宜使用。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