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交流研讨活动)
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交流研讨活动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课题的界定情境创设:“情境创设”应是学生继续学习新知的一种“渴望与需求”,不应仅限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应该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是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欲望之火,是学生继续学习新知的一种“内在需求”。
2、“情境创设”还是从现实生活通向知识的桥梁,“情境创设”要想办法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不应为情境而情境,情境不是一种“装饰”应是促进学生进行较为深刻的思考,让学生关注情境,在观察过后有渴望、有思索,有利于促进“新问题”的解决。
3、2、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
4、有效课堂的基本标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设计精当;(2)讲课精炼有效;(3)主体作用发挥;(4)分层教学落实;(5)师生关系和谐;(6)教学目标达成。
5、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传统教学也注重情境创设,新课程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大大丰富了情境的内涵,并对情境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情境创设因此成为了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
6、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也明白了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和重要性,但是目前还有些教师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情境创设的基本功,主要表现有二:一是不会创设情境或情境创设的不到位;二是不会运用创设的情境,导致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游离与知识之外,或脱离学生实际,或花里胡哨的。
7、出现了不少情境创设“花”,问题引入“偏”整堂课成了情境化的课堂,有些课教师在情境创设上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所有这些不仅仅没有达到方便、激发、吸引学生学习的目的,反而影响了教学进程,教学任务完不成拖堂,课内损失课外补,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在一片“热热闹闹”失去了价值。
8、所谓教学情境的创设,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9、因此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有其重要的意义。
10、 从知识及来源上看。
11、知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是对实际事物及其运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反应,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其本身具有丰富的、生动的、实际的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包括符号图表)则是抽象和简约的,学生所学的正是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即教材(文本)。
12、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所代表的实际事物想清楚,以至想得“活”起来,从而真正把两者统一起来。
13、这样的学习就是有意义的学习。
14、相反,如果学生只记住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而没有理解其中的实际内容,这样的学习便是机械的学习。
15、适度优质的知识呈现情境既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
1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符合学生生活和学生文化的教学情境就显得极为重要。
17、因此,知识的掌握需要创设教学情境。
18、2、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上看。
19、课堂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的桥(桥梁与引桥)。
20、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21、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看得见的应尽量地放在眼前,听得见的应尽量地放到耳旁……假如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
22、尽管这种论述未免有些绝对,但的确也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23、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
24、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更应该注重创设情境。
25、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调动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结合,从而促使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26、3、从新课程理念上看。
27、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等能力,营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有资源意识等,得靠教师、学生、文本对话。
28、单靠我讲你听,我写你看,我问你答的单一的简单的教学形式显然达不到效果。
29、因此新课程的实施更需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30、4、从农村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
31、地处农村的孩子相比城市的孩子,知识面较窄,而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农村学生生活的环境、农村学生生活的经验、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在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
32、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小学语文、数学课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标根据不同学段的实际情况,对语文、数学学科情境化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进行情境创设的研究是课改的需要。
33、 2、情境主义的学习理论。
34、在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中,有关学习的理论经历了三个主要范形的转变,即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到情境主义的转变。
35、情境主义主张按照社会情境、生活情境、科学研究探索活动改造学校教育,使学生在真实或逼真的活动中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6、在情境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促进有意义学习,而且有助于知识向真实生活情景的迁移。
37、 3.直观教学原理。
38、直观教学原理从实践论出发,认为教学必须从感性认识入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顿悟,缩短认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9、 4.情知对称原理。
40、情知对称原理就是情境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41、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心理分认知因素(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非智力因素)。
42、从认知因素来看,情境教学强化了实体感,缩短了学生的认识时间,加速了理解过程。
43、从情感因素来看,它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
44、认知和情感在教学中同步进行、相互渗透,体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互补,实现理性与非理性的默契。
45、同时是教学双边合作,是教书育人的统一。
46、 5.寓教于乐原理。
47、健康主动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着积极发动和促进的作用,而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开始和进行起着阻碍和抑制的作用。
48、快乐的情感是人们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力量。
49、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要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喜悦”。
50、 6.个性和谐发展原理。
51、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必须促成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力求个性优化,避免畸形成长。
52、在语文情境教学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使学生的身心智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53、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把创设和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情境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54、围绕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认真研究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一: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特征是什么; 问题二:教材中的情境有哪些不相适合的情境,如何改进; 问题三: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问题四:如何充分利用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发挥情境的最佳作用 五、研究对象与范围衙口中心小学一至六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
55、2、衙口中心小学一至六年各一名语、数老师。
56、六、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行动研究法。
57、此次研究活动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总体上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纵向对比法、调查法以实现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的理想之路。
58、课题研究应成为学生和教师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研究,在研究中推动。
59、2、个案发展观察法:观察课堂教学,研究网络技术和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行为,探究行为的相关性,力求使网络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科学、有效地运用。
60、3、调查测查法:采用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了解教与学的效果和学生需求,为研究提供依据。
61、4、理性思辨法:对课堂教学和研究资料进行理性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及操作模式,在研究和反思中,完善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
62、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创设情境教学,实现有效课堂的研究”的若干案例; 2.“创设情境教学,实现有效课堂的研究”的系列论文; 3.“ 创设情境教学,实现有效课堂的研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4.“创设情境教学,实现有效课堂的研究”资源库; 5.“创设情境教学,实现有效课堂的研究”的综合报告。
63、 八、课题研究预期的阶段成果1.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8月)建立课题博客 调查报告选题立项,制定课题方案,撰写计划,搜集相关资料,建立研究档案,做好理论准备,进行研究。
64、2.实验阶段(2011年9月—2012年3月) 优秀论文专辑、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录 教学情境创设的课件、教具、学具 不同教学情境创设的操作方法,以文字呈现组织、落实开展实验研究;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统计分析数据,做好资料的搜集;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取经,接受专家的指导及培训;进行实验反馈,交流研究情况。
65、 反思前段研究情况,以论文形式汇报阶段性研究成果;调整研究方法,形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66、3.总结阶段(2013年4月--2013年6月)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进行实验后测和实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专家鉴定和课题验收九、完成阶段成果的策略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
67、通过到阅览室、上网、看教育杂志等形式学习多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了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子课题的活动计划,组织课题组成员每周参加一次集体学习,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课题实验材料。
68、2、与集体备课结合起来。
69、各课题组成员确定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次备课有中心发言人,并有专门记录。
70、学校领导不定期参加各组备课活动,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指导协调课题工作的顺利进行。
71、3、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72、实验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堂教学研讨课,课后进行评课研讨。
73、每月开一节课题研究汇报课,每个月进行一次小结汇报,每半期进行一次汇报总结。
74、4、与个案剖析、教学反思结合起来。
75、 每位实验教师都要围绕课题收集典型个案、写好教学反思,进行书面交流,从中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并注重材料的收集与积累。
76、5、与论文撰写结合起来。
77、学期末结束后,每位实验教师都要根据本学期初制定的研究课题,进行总结提炼,写出经验论文,积极向各教研报刊杂志投稿。
78、6、与成果鉴定结合起来。
79、每学期结束后,负责人要对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80、鉴定的主要内容有: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无发生变化,课堂有无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无转变;学生及家长反映如何;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无得到提高;论文有无交流发表等。
81、7.与网络平台结合起来。
82、实验教师应尽可能发挥平台及资源的优势。
83、学校应对平台和教学资源给予及时的关注。
84、学校积极调动实验教师、计算机教师的力量,尽可能保质保量完成资源任务。
85、十、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和预计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预计研究的难点形式化的情境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课程的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是在课程内容(糖果)上人为裹的一层糖衣,学生可能只是被花花绿绿的糖衣所迷惑,对五颜六色的糖衣感到兴趣,至于自己吞下去的糖果是什么,他却全然不知。
86、可以说,这种情境与教学内容并没有任何内在的实质性的联系,只是外加的一顶“高帽子”。
87、2、假问题的情境所谓假问题是指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或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88、 有形而无实。
89、看起来是问题,却没有激发学生思维的功能。
90、3、缺乏真情的情境情境不仅包含场景,而且内含情感。
91、任何情境如果没有教师的感情投入,都会失去其教学功能。
92、有些情境从认知层面看是到位的,是有价值的,但是教师却以一种机械的方式来展示它,结果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93、”当然,我们强调的是真实的情感,而不是虚假的情感。
94、4、“猜谜式”的情境(偏离教学的情境)教学情境顾名思义就是指向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学习的情境。
95、有些教师创设情境却是兜圈子、猜谜语,让学生不知所云,反倒影响和干扰学生的学习。
96、5、“电灌”的情境利用多媒休课件创设情境已经为广大教师所普通采纳,多媒体情境有其特有的优势,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也出现了负面的效应,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到了多媒体课件的束缚,学生的探究意识也被扼杀了,这也就是所谓的“电灌”。
97、多媒体课件仅仅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教具,在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地方才用多媒体演示,而不是从头放到尾。
98、这样才能正确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99、6、不是每节课都要创设情境。
100、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不是每节课都要创设情境。
101、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102、(二)解决方法: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促使教师由“教书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103、2、根据“农村学生生活的实际”、“贴近农村学生生活”、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创设教学情境。
104、对教材中有些远离农村学生生活的情境活动,教师依据本地课程资源、学生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加工处理。
105、3、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106、4、教学情境创设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紧密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情境的创设,将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落到实处,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07、5、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终落脚点要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期内,要收集单元、期中、期末的质量监测资料,做好分析工作,并整改措施。
108、(三)创新点:我们的课题研究力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发挥情境的最佳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扎实而有效。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猜你喜欢